126米!打造江西高速“第一高墩”

发布时间:2024-02-11 |   作者: 华体育app官方网站

  央广网南昌1月4日消息(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宁儒)江西省上犹江特大桥7号墩高达126米,为江西省“第一高墩”,12月30日顺利封顶,刷新了全省桥梁高度的记录。

  那么,地处连绵群山的罗霄山脉、国家4A级陡水湖风景区,江西省重点工程遂(川)大(余)高速是如何建造这座“第一高墩”的呢?

  4月9日,经过近38个小时的奋战连续浇筑,遂大高速全线单体最大体积混凝土——上犹江特大桥7号墩浇筑完成,总浇筑混凝土达1737.45方。

  据了解,上犹江特大桥大方量承台共有四个。承台一半位于岸堤、一半位于水中,在浇筑过程中,为克服当地陡水湖4A级风景区和水源保护区,遂大高速超前策划,邀请院校专家、技术人员召开浇筑实施工程的方案研讨,从拌合站加工、混凝土运输、道路应急防滑处置、混凝土浇筑技术与工艺、施工计划排班等应急处置各环节进行提前部署,保证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做到安全、标准及规范化,确保浇筑顺利进行。

  初夏,当地气温已达24℃,闷热潮湿的施工环境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温度,混凝土内部温度理论计算预计达到80多℃。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是行业内的一大难题,如何控温?如何降温?是要解决的关键环节。

  为确保承台浇筑质量,遂大高速特意邀请湖南科技大学组建课题组进行攻关,两项新工艺发挥了作用。一是采用中低热水泥,掺入粉煤灰以及粒化高炉矿渣粉、高效缓凝型减水剂等优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,确定温控抗裂安全系数,提高混凝土结构物件耐久性和抗裂性能。二是在承台内安置保温智能温控系统,利用数智化手段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,并在承台内布设了8路水冷回路系统,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、内部温度、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均处于规范范围内,避免因温度应力出现裂缝。

  由于采取了有效、可行的温控措施,较好地控制了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,主墩承台浇筑拆模后未发现可见裂缝。

  为充分利用智慧监控系统提高项目高质量建设,在施工现场建立了智慧监控中心。

  上犹江特大桥浇筑过程的点点滴滴,完全在智慧监控之中。利用智慧监测系统让质量、安全、进度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可视化、数据化、系统化、专业化管理,精准把控技术指标;利用多点全息视频监控,有效地观察各处施工细节,实现远程报检、视频旁站等功能,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、减少了工点人员聚集、降低安全风险。

  上犹江特大桥7#主墩为水中桩,地处阳明湖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,上犹江为赣江源头,也是赣州市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地,生态环保要求高。

  在桩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,为防止桩基塌孔,需用大量泥浆护壁,而泥浆的排出容易对环境能够造成极大污染。为此,遂大高速引进大型的“泥水分离一体化”设备,每小时可处理泥浆50m3以上,通过泥浆分离机、泥沙分离器的“双重”处理,从泥浆设备分离出来的水质,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使用,分离出来的滤饼可回填重复利用,有效解决了桩基施工环境污染难题,实现了遂大高速倡导的“来时青山绿水”“走时绿水青山”的理念。

  看似寻常最奇崛、成如容易却艰辛,上犹江特大桥已成为彰显遂大高速综合实力的重要符号。